1955年,部队开始进行评级别与授军衔的工作。那时,甘祖昌的妻子龚全珍在学校担任教导处副主任。此时的她,心情十分沉重。原来,学校里的部分教师对自己的级别并不满意,闹起了情绪。
回到家里,龚全珍便将此事告诉了丈夫甘祖昌。听后,甘祖昌问她:“你对自己的级别有意见吗?”龚全珍回答:“没有意见。学校里八个大学生都评了连级或副连级,我也只是连级。”
然而,甘祖昌却突然大声说道:“我对自己的级别有意见!”他解释说,评级是根据德、才、资三方面的综合评定进行的,最后,他被评为师级。而他认为,自己最多也只是营级。于是,他决定向中央提出异议,表示自己的级别过高。但令他没有预料到的是,中央不仅没有调整他的级别,反而还给他加了“半级”。
龚全珍听后,感到十分震惊。她表示,自己连评个连级都感到很自豪,没想到与丈夫相比,自己思想的觉悟实在差了很多。她意识到,与丈夫相比,自己只不过多上了几年学。甘祖昌从战士做起,步步为营,这才是他一生的奋斗历程。
展开剩余83%令龚全珍更为意外的是,丈夫两年后竟然决定带着全家回到老家当农民。
1957年,学校放暑假,龚全珍从学校回到了军区大院的家。她打算趁着假期回山东老家探望亲人。毕竟,离开家乡已经有很多年了。回忆起自己19岁离家,她一路走来,艰难险阻,经历了无数困苦和磨难,跟随丈夫南征北战,最终扎根于新疆。转眼间,15年已经过去,终于有机会回到家乡了。
她将这个想法告诉了丈夫甘祖昌,没想到甘祖昌却爽快地答应了,但他提出先回江西老家,然后再去山东。甘祖昌是江西人,已经很久没有回家了。龚全珍觉得,丈夫和自己一样,应该都是想回家探望亲人。没想到,甘祖昌接下来的一番话,让她大吃一惊。
甘祖昌神情严肃地告诉龚全珍:“我决定回江西当农民,上级已经批准了。”随即,他让龚全珍尽快办理相关手续准备出发。龚全珍听后愣在了原地,难以置信地想:“丈夫的身体瘦弱,还是病恹恹的,怎么可能去种田呢?”她心中不禁涌现出一连串的疑问:“我作为老师,生活稳定,为什么要放弃一切回去当农民呢?而且,如果丈夫回去当农民,我难道也要跟着去当农民吗?”她对未来的日子充满了恐惧和不安。
那一夜,龚全珍彻夜未眠。然而,她最终还是决定听从丈夫的安排,因为她深知,丈夫的思想觉悟比自己高得多,必定是有他的道理。
8月的一天,甘祖昌一家人乘坐两辆汽车出发了。车程漫长,终于到了兰州。此时,专门护送甘祖昌一家的新疆军区卫生部长唐国华也即将返回新疆。
唐国华与甘祖昌道别时叮嘱道:“老甘,回到家乡后,别太劳累了。”随后,他又转向龚全珍,提醒她一定要好好照顾丈夫,争取让他活到60岁。那一年,甘祖昌52岁。
原来,苏联医生曾预测,甘祖昌恐怕活不过60岁。因为他的健康状况十分糟糕,患有严重的肺病。此病是在长征到达陕北时被检查出来的。1944年,甘祖昌吐血、失眠,病情严重。他却坚持要求随部队南下,虽然军医提醒他,肺病已经到达晚期,旅程充满危险,但甘祖昌依然坚持出征,笑着说:“哪里黄土不埋人,死了就地埋了,不怕。”经过一年半的艰难跋涉,部队重返延安时,甘祖昌奇迹般地活着回来了。
然而,除了肺病,甘祖昌还因头部受过三次重伤,尤其是每当工作过度,头痛难忍,甚至常常晕倒。苏联医生曾严肃地告诉龚全珍,甘祖昌活不过60岁。听到唐国华的叮嘱,龚全珍心里充满了忧虑:“如果他听从我的劝告,或许能延长一些日子。”
9月初,甘祖昌一行终于抵达目的地——江西省莲花县坊楼公社沿背大队。回到家乡时,院子里早已围满了乡亲们。
有一位老人听说甘祖昌要回老家当农民,疑惑地问道:“你当过将军,指挥千军万马,怎么回来种地?你这是在开玩笑吧?”甘祖昌微笑着回答:“当将军、当农民,都是一样的,都是为了人民服务。”这番话让乡亲们纷纷议论,但甘祖昌毫不在意,继续默默地为家乡做着贡献。
虽然龚全珍听不懂江西方言,但她从乡亲们的表情和语气中,明白了他们对甘祖昌决定的惊讶和不解。她回忆起那段时光时说:“自从回到家乡,我常常看到他脸上挂着真诚的笑容,这笑容完全发自内心,情不自禁地在他的嘴角和眼中流露出来。”
从将军到农民,甘祖昌的选择给乡亲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。他并不在意外界的看法,而是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决定。回乡后的第二天,甘祖昌便喊上了当年的乡苏维埃主席甘美恩,一起到田间地头走访。
几天后,甘祖昌带着孩子们捡粪,这在农村是一项非常普通的劳动。那时莲花县还没有使用化肥,农田全靠农家肥。他发现牛粪、猪粪常有人捡,唯独狗粪没人捡。于是,他带着孩子们专门捡狗粪,捡了三四个月,积攒了大量肥料,为村里的农业提供了帮助。
乡下的生活对孩子们来说既新奇又有趣,而龚全珍也开始反思自己。她觉得,既然丈夫和孩子们都已经开始了农田劳动,她也该有所作为。
经过一番思考,龚全珍决定继续做她以前的工作——当老师。于是,她主动找到县文教局局长,提出自己想继续从事教学工作。局长了解情况后,将她分配到莲花县的一个学校,虽然她并非语文教师,但局长告诉她,学校缺乏老师,问她是否愿意去那里教书。
于是,龚全珍带着铺盖卷,带着干粮,出发了。那时,从坊楼到莲花县需要步行25公里,完全靠自己两条腿。
到了县城后,龚全珍顺利见到了局长,并根据需要在附近的一所学校担任教师。由于学校师资匮乏,她几乎承担了所有科目的教学任务,最终从一名普通教师被提拔为校长。
1966年12月,甘祖昌因病住院,龚全珍由于两头奔波,感到疲惫不堪,于是提前退休。那时,甘祖昌已经70岁,龚全珍52岁。
退休后的龚全珍全身心投入到照顾家庭的工作中,并且尽全力照顾甘祖昌。最终,甘祖昌于1986年3月28日去世,享年81岁。他打破了苏联医生的预言,而这背后,离不开龚全珍的无私奉献和细心照料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杠杆哪个平台最好用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